【信息时报】冬春季乙流高发 防治知识早知道
信息时报讯 (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梁嘉韵) 近期,有家长反映,孩子甲流刚治好又中招乙流,还有家长晒孩子测出乙流阳性的报告。乙流与甲流有什么不同?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柳一提醒道,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,造成人体感染且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(简称“甲流”)和乙型流感病毒(简称“乙流”)。乙流比甲流相对温和,但也可能造成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,其威力不容小觑。
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
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《2023年第51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(2023年12月18日~2023年12月24日)》监测数据显示,南、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,以A(H3N2)亚型为主,其次为B(Victoria)系;南方省份A型(甲流)占81.3%,B型(乙流)占18.7%。
据介绍,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主要的传染源,主要以打喷嚏、咳嗽等空气飞沫传播,少数情况下通过接触传播,如人与人接触或与被污染物接触等情况,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。
如何诊断乙流?中山一院儿科住院医师林海婷介绍,抗原和核酸检测是临床上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。快速抗原检测因使用方便、成本低等原因被医院门急诊广泛应用,但此方法的灵敏度、特异度相对较低。乙流核酸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,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。乙流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。
“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”
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是提高流感治愈率、降低死亡率的关键,一旦确诊乙流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。”黄柳一表示,甲流、乙流的治疗是一样的,流感目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包括奥司他韦颗粒及胶囊剂、扎那米韦吸入剂和帕拉米韦注射液。口服奥司他韦仍然是首选的抗病毒药物(48小时内服用效果更佳),一般疗程为5天,具体用法遵医嘱。另一个抗流感药物是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片,适用年龄为≥5岁,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。
感染乙流有何症状?
乙流的潜伏期多为1~4天
儿童感染者多突然起病
常有发热(体温可达39~40℃)、头痛、浑身肌肉酸痛、全身无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
伴有咳嗽、咳痰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等呼吸道症状
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甲流更为明显
如何预防乙流?
1 接种流感疫苗: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。
2 养成良好的日常居家习惯: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少聚集、多通风。
3 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:均衡饮食、加强锻炼、适当饮水、充足休息。
4 远离传染源: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,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。
5 提前用药:在流感季来临前,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,注意奥司他韦的预防量(疗程为7~10天,频次为每天1次)与治疗量不同。但其不具有长期预防流感的作用,不能取代流感疫苗的预防地位。
怀疑感染乙流怎么办?
1 及时到医院就诊,患者及陪护人员需佩戴口罩,避免交叉感染。
2 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,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,确需外出时佩戴好口罩。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遮住口鼻。
3 注意自我隔离保护,开窗通风,经常用肥皂水及洗手液洗手,及时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进行消毒。

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梁嘉韵
报道链接:https://epaper.xxsb.com/html/node/2024-01/04/A3.html
报道日期:2024-01-12